27
2016-10
什么是胶粘剂,胶粘剂有什么作用
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胶接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并对高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类胶粘剂十分重要。能将同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异质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固化后具有足够强度的有机或无机的、天然或合成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粘剂或粘接剂、粘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分类介绍分类方法1.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2.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属于结构胶粘剂的有: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有机硅类、聚酰亚胺类等热固性胶粘剂;聚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甲醇类等热塑性胶粘剂;还有如酚醛-环氧型等改性的多组分胶粘剂。3.按固化形式可分为溶剂挥发型、乳液型、反应和热熔型四种.4.合成化学工作者常喜欢将胶粘剂按粘料的化学成分来分类.5.按主要成分分为有机类、无机类。6.按外观分类,可分为液态、膏状和固态三类。7.按组分分类:单组分,双组分,反应型。
15
2022-09
润滑油脂的现行国家标准介绍
GB/T7631.9-1997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9部分:D组(压缩机)1998-04-01实施,代替GB/T7631.9-1992GB/T12583-1998润滑油脂极压性能测定法(四球法)1999-05-01实施,代替GB12583-1990GB/T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油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2001-03-01实施,代替GB/T7304-1987GB/T4945-2002石油产品和润滑油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2002-08-01实施,代替GB/T4945-1985GB/T8643-2002含润滑油脂金属粉末中润滑油脂含量的测定修正的索格利特(Soxhlet)萃取法2003-03-01实施,代替GB/T8643-1988GB/T7631.2-2003润滑油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2003-10-01实施,代替GB/T7631.2-1987GB/T7631.14-1998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4部分:U组(热处理)1999-02-01实施GB/T7631.15-1998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5部分:N组(绝缘液体)1999-02-01实施GB/T17477-1998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润滑油脂粘度分类1999-02-01实施GB/T3141-1994工业液体润滑油脂ISO粘度分类1995-06-01实施,代替GB/T3141-1982GB/T3142-1982润滑油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1983-03-01实施GB/T7631.16-1999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6部分:P组(气动工具)2000-06-01实施GB/T7631.17-2003润滑油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7部分:E组(内燃机油)2003-10-01实施GB/T498-1987石油产品及润滑油脂的总分类1988-04-01实施,代替GB498-1965GB/T20420-2006润滑油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E组(内燃机油)-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油(EGB、EGC和EGD)2007-01-01实施GB/T7631.1-2008润滑油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部分:总分组2008-12-01实施,代替GB/T7631.1-1987GB23820-2009机械安全偶然与产品接触的润滑油脂卫生要求2009-12-01实施GB/T7631.4-1989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4部分:F组(主轴、轴承和有关离合器)1990-04-01实施GB/T7631.5-1989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1990-04-01实施GB/T7631.6-1989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6部分:R组(暂时保护防腐蚀)1990-04-01实施GB/T7631.7-1995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7部分:C组(齿轮)1996-08-01实施,代替GB7631.7-1989GB/T7631.8-1990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8部分:X组(润滑脂)1991-11-01实施GB/T7631.10-1992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0部分:T组(汽轮机)1992-12-01实施GB/T7631.11-1994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1部分:G组(导轨)1994-10-01实施GB/T7631.12-1994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2部分:Q组(热传导液)1994-10-01实施GB/T7631.13-1995润滑油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十三部分:A组(全损耗系统)1996-08-01实施GB/T7632-1987机床用润滑油脂的选用1988-04-01实施GB/T11145-1989车用流体润滑油脂低温粘度测定法(勃罗克费尔特粘度计法)1990-04-01实施
27
2016-10
胶粘剂有哪一些粘接功能
①瞬间粘接。瞬间胶粘剂使用时不需要加热、加压,具有固化快、粘接强度大的特点。一个6.45平方厘米的粘接面所承受的拉力足以吊起一辆小汽车。这样的胶粘剂对连续化生产流水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②结构件的粘接。结构件粘接是指那些能够承受较长时间的负荷和较大应力物体的粘接,比如建筑物、车辆、舰船、飞机、宇宙飞行器等结构件的粘接。增加航速;同时使粘接件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航行;还具有密封、防腐蚀等性能。③液态密封堵漏。有些胶粘剂在常温下是流动性的液体,涂在各种连接或需要密封的部位,形成有弹性的胶层,能代替通常的垫片,起密封作用。④水下粘接。表现在水坝或桥梁的修建、造船工业和国防工业中,它可以把陆地上的预制件与在水中和水下的部件连接起来,从而大大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⑤油面粘接。油面用胶不需要先在表面除油,简化了工艺,并有良好的粘接强度。⑥热熔粘接。热熔胶粘剂是一种固体,它要在加热熔化成流体后才能胶粘,粘合冷却后恢复成固体,形成牢固的粘接件。热熔胶粘剂由热塑性聚合物配以增粘剂等配制而成。⑦耐高温粘接和超低温粘接。一般的胶粘剂能耐100℃以下的温度。无机胶粘剂能耐600℃左右,其中以陶瓷胶粘剂为最佳,可以耐1300℃的高温。耐超低温胶粘剂能在-196℃,甚至更低温度-269℃时保持很高的强度和韧性。⑧压敏粘接。这种产品用于商品标签的粘贴、纸箱的封缄、线束的捆扎和高光洁金属板表面的保护等。⑨医用粘接。医用胶粘剂已成为医疗方面不可缺少的新材料。例如,对入体肾脏的粘合,血管的接合,伤口、食道或胆道的吻合,牙科的粘接和修复,骨骼连接等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⑩此外,还有用于电子器件引线的导电粘接,有以银粉为导体的导电胶。用于光学玻璃粘接的高透明度的光学玻璃胶和对光敏感的光敏固化胶和电子束固化胶等。
27
2016-10
胶粘剂目前的发展趋势介绍
  由于胶粘剂具有可以实现同种或异种材料的连接、接头部位无应力集中、粘接强度高、易于实现化合自动化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化工产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胶粘剂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现已成为胶粘剂和胶粘带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胶粘剂在我国真正开始有规模化的生产,是从1958年开始的。进入80年代,胶粘剂发展出现了高潮。世界发达国家的合成胶粘剂工业目前已进入了高度发达阶段,9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而我国平均增长为19.5%。2008年后胶粘剂已成为我国化工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重点行业之一。  2007-2011年,胶粘剂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4.52%和38.56%。2011年,我国胶粘剂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27.53亿元,同比增长33.25%;利润总额达到61.12亿元,同比增长59.40%。预计2012年胶粘剂行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  我国胶粘剂行业除了产销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外,胶粘剂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发出来大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产品,并呈现出产品向着改性型、反应型、多功能型、纳米型等方向发展,应用领域向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聚焦的发展趋势。  1)发展无溶剂性胶粘剂。现行的许多胶粘剂都含有大量挥发性很强的溶剂,这些溶剂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样自然给胶粘剂工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向无溶剂的胶粘剂发展。  2)发展纳米胶粘剂。纳米胶粘剂是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纳米胶粘剂,有可能在席卷全球的“纳米经济”急战中,抢夺一个技术制高点。纳米胶粘剂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新的科技明星。  3)发展多功能胶粘剂。当一种胶粘剂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时候,它的应用价值往往陡增,所以多功能胶粘剂是胶粘剂工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4)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是未来战争和防恐、反恐的需要,因此它必定有着长足发展。
27
2016-10
简单介绍一下润滑剂有哪一些分类
  工业润滑剂  主要作用是降低摩擦表面的摩擦损伤。但由于工业机械的范围很广,各种机械对润滑油的要求主要满足降低摩擦、磨损之外,还有一些随着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不同而提出的特殊要求。分为:  ⑴车用润滑剂  ⑵工业润滑剂  包括机械油(高速润滑油)、织布机油、主轴油、道轨油、轧钢油、气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气缸油、船用油、齿轮油、机压齿轮油、车轴油、仪表油、真空泵油  ⑶润滑脂  医用外科器械润滑剂  常用医疗器械多为铁制器械,表面镀有镍铬层。当镍铬层被破坏,不纯的铁(含碳)暴露于空气中,与氧气和水接触时就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发生锈蚀。使用医用外科器械润滑剂,能有效地避免或者延缓手术器械的锈蚀。理想的医用外科器械润滑剂应符合以下特点:  ⒈水溶性润滑剂,每次使用效果稳定,保证灭菌有效穿透  ⒉有效润滑器械关节部位,使器械使用更灵活  ⒊抗腐蚀,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⒋辅助添加剂少,减少器械表面添加剂残留和斑点残留  ⒌泡沫低,不影响清洗机正常使用  ⒍组分安全、环保  此外,美国国家标准ANSI/AAMIST79规定矿物油及相关油不应用于器械润滑,除非厂商建议使用此类润滑剂润滑动力推动类器械的内部机械装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则规定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润滑剂的作用  润滑剂之所以能起润滑作用,是因为它的加入,降低丫塑料熔体的摩擦,这种摩擦又分内摩擦和外摩擦两类。由此相应有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  1、外润滑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聚合物熔料与设备的热金属表面的摩擦状况,使塑件容易脱模,它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差,容易从熔料中往外迁移,在成型过程中能在熔料与模具间形成一层很薄的隔离膜,使塑料不粘住模具表面。  2、内润滑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它在聚合物内部起着降低聚合物分子间内聚力的作用,从而改善塑料熔料的内摩擦生热和熔体的流动性。内润滑剂和聚合物长链分子间的结合是不强的,它们可能产生类似于滚动轴承的作用,因此其自身能在熔体流动方向上排列,从而互相滑动,使得内摩擦力降低,这就是内润滑的机理。
27
2016-10
关于润滑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润滑剂的品种相当多,常用的外润滑剂有石蜡、硬脂酸及其盐类;内润滑剂有相对低分子量的PE、PTFE、PP等。这些低分子量的聚合物不但是优良内润滑剂,而且也是很好的外润滑剂。有时候,一种润滑剂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需要几种润滑剂配合使用,由此而产生了复合润滑剂,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效果更好。润滑剂的用量一般为0.5%-1%。  在选用润滑剂时,要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如果聚合物的流动性已可满足成型工艺的需要,则主要考虑外润滑剂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便于脱模,以保证内外平衡。  2、外润滑是否理想,应看它能在成型时,在塑料表面能否形成完整的液体薄膜.因此,外润滑剂的熔点应与成型温度相接近,但要注意有10—30℃的差异,这样才能形成完整薄膜。  3、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大小适中,内外润滑作用平衡,不喷霜,不易结垢。  4、润滑剂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在加工中不分解,不挥发、不腐蚀设备,不污染制品、没有毒性。
27
2016-10
关于胶粘剂的产品列举介绍
  世界发达国家的合成胶粘剂工业已进入了高度发达阶段,鉴于胶粘和密封材料在汽车、航空工业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胶粘材料市场前景看好。未来,全球合成胶粘剂的市场主要由低污染的水基胶和热熔胶占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简化操作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开发出一系列专用设备,这不仅给合成胶粘剂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施工手段,更为胶粘剂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对中国胶粘制品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自身的不断开拓创新,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从事胶粘剂生产和研究的企事业单位日益增加,应用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汽车、电子、家用电器、木工、住房设备、纸制品及包装、制鞋、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由于中国胶粘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展,许多外国公司和港台厂商看好我国大陆的巨大市场,纷纷来华投资,建立独资和合资企业。  中国已跨入世界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大陆胶粘剂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销售额增长继续高于产量增长,随着国内胶粘剂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档次和质量的提高,中国胶粘剂产品逐渐打入国际市场,出口量和创汇金额均大幅增长。胶粘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已从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建筑和包装等行业,扩展到服装、轻工、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电子电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邮电、仓贮等众多领域。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商标、标签和广告贴等广泛使用,加快了相应胶粘剂品种的发展,汽车业、电子电器业、制鞋业、建筑业、食品包装业的用胶量增长快速。我国胶粘剂及密封剂消耗量最大的是建筑建材及装修业,其次是包装行业,增长最快的是交通运输业和装配业。  目前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市场特征是:产量与销售额快速增长,新产品新设备不断涌现,外资企业快速发展,环保型胶粘剂生产技术及产品倍受重视,但通用型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仍较严重,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重要的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需要进口,一部分重要原料短缺,煤、电、油等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加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
27
2016-10
东莞胶粘剂厂家陈述胶黏剂的市场特征
  世界发达国家的合成胶粘剂工业已进入了高度发达阶段,鉴于胶粘和密封材料在汽车、航空工业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胶粘材料市场前景看好。未来,全球合成胶粘剂的市场主要由低污染的水基胶和热熔胶占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简化操作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开发出一系列专用设备,这不仅给合成胶粘剂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施工手段,更为胶粘剂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对中国胶粘制品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自身的不断开拓创新,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从事胶粘剂生产和研究的企事业单位日益增加,应用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汽车、电子、家用电器、木工、住房设备、纸制品及包装、制鞋、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由于中国胶粘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展,许多外国公司和港台厂商看好我国大陆的巨大市场,纷纷来华投资,建立独资和合资企业。  中国已跨入世界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大陆胶粘剂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销售额增长继续高于产量增长,随着国内胶粘剂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档次和质量的提高,中国胶粘剂产品逐渐打入国际市场,出口量和创汇金额均大幅增长。胶粘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已从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建筑和包装等行业,扩展到服装、轻工、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电子电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邮电、仓贮等众多领域。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商标、标签和广告贴等广泛使用,加快了相应胶粘剂品种的发展,汽车业、电子电器业、制鞋业、建筑业、食品包装业的用胶量增长快速。我国胶粘剂及密封剂消耗量最大的是建筑建材及装修业,其次是包装行业,增长最快的是交通运输业和装配业。  目前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市场特征是:产量与销售额快速增长,新产品新设备不断涌现,外资企业快速发展,环保型胶粘剂生产技术及产品倍受重视,但通用型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仍较严重,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重要的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需要进口,一部分重要原料短缺,煤、电、油等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加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
01
2022-09
食品级润滑油的介绍
食品级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添加剂调配而成。由于食品级润滑油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中,所以对润滑油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不仅要满足机械的润滑,而且不能污染产品,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基础油:基础油一般采用加氢裂解的精制矿物油,其特点是组分比较纯净,含硫和芳香族成分少,含水量少,不易被氧化和乳化。另外常用的基础油还有聚α烯烃(PAO),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基础油,组分纯净单一,不含硫和芳香族成分,具有天然的疏水性能,耐温抗氧化性。近年来欧美等地区生物基础油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合成油的性能,加上天然的无毒、高粘度指数和环保的优点,在食品业也开始大规模应用。总的来说,食品级润滑油的基础油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耐高低温和抗乳化性能,使用寿命长,能减少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频率;同时,还不含有毒物质,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损。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润滑油的某些特殊性能,或者赋予起某些不具备的性能。在高性能的润滑油中,添加剂的品种和数量反而比普通润滑油少,甚至不加添加剂,特别是很多人工合成的超高性能润滑油。对于很多普通润滑油而言,其基础油一般为溶剂抽提矿物油,成分比较复杂,含有芳香烃、硫化物和其他不具润滑性能的杂质。为了提高其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极压添加剂、油性剂等等。这些添加剂性能很好,但是往往有一定的毒性,不适用于食品级润滑油。有时候配方中添加剂品种多了,会导致不利的影响。比如有些添加剂含金属盐成分,容易吸收水分,导致油品含水量增加。所以为提高食品级润滑油的性能,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性能出众的基础油;二是开发适用于食品级润滑剂的无毒添加剂。食品级润滑油也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的。首先采用良好精制基础油,如加氢裂解的矿物油,它的链状饱和碳氢化合物占99%以上,不含芳香烃类,含硫量小于10ppm。而普通溶剂抽提矿物油链状碳氢化合物只占65%~75%,芳香烃占25%~35%,含硫量为13~15,000ppm。另一种是人工合成的基础油,油分子被人工设计成一定的大小和结构,成分单一,在微观结构上不给氧化剂和水以结合的空间。还有就是近年由植物油发展的高油酸基础油HOBS,也具有高度的饱和性和稳定性。其次是还开发了针对这些精制基础油的新一代无毒添加剂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食品级润滑油性能和安全性。两者的结合保证了食品级润滑油在食品、饮料、制药工业温湿的工作环境下能保持优异的抗氧化性、耐高低温和抗乳化性能。特点:首先要有出色的润滑性能,其次必须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要求才能称之为食品级润滑油。食品级润滑油和普通润滑油的区别就是其组分,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都是无毒无害的,偶尔和食品接触到也不会污染食品,仍然可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由于食品级润滑油是专门针对食品机械的工作环境,如高/低温、高湿度等设计配方的,一般要求非常好的抗氧化、耐高低温和抗乳化性能。不少国内的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华北地区的。其中有不少人提到必要时会用猪油、花生油和色拉油来润滑食品机械,以满足他们认为的无污染要求。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错误,也许和国内目前没有明确的法规和宣传有关系。且不说其润滑性能远远比不上专业润滑油,这些东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很快就会长细菌、发霉变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污染食品。在食品企业冷库工作的链条,如果没有耐低温的链条油,就会因为润滑油冻住而无法正常运转。很多食品机械特别是肉类加工厂,每天都要用大量的水来冲洗设备,溅到设备润滑点的水很容易被普通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吸收,导致润滑油乳化,进而在高温下发生油品氧化反应,产生结焦、油泥和胶状物质,使润滑油很快变质失效,润滑失败,造成机械损坏。
01
2022-09
轴承使用的润滑脂特点
高速轴承容易引起高温,轴承运转中的高温不但对轴承有害,而且会加速润滑脂的氧化,使润滑脂变质。选择合适的润滑脂,可以延长轴承和润滑脂的使用寿命。一般的通用润滑脂不适用于高速轴承,要根据高速轴承的尺寸、转速、运行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润滑脂。选择高速轴承润滑脂时,提醒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1、基础油粘度:润滑脂就是稠化后的润滑油,润滑脂也是靠油来润滑,而粘度是润滑油重要的指标,润滑油是按照粘度来划分牌号。基础油的粘度要找对(ISO粘度等级),粘度过大,会造成阻滞、摩擦加剧、发热;粘度太小,油膜厚度不足,容易引起轴承磨损。粘度要根据厂家的要求,选用正确的等级。2、NLGI稠度等级:润滑脂是根据NLGI稠度等级来划分牌号。NLGI稠度等级也叫做锥入度、针入度。表现的是润滑脂的软硬程度,NLGI稠度等级也要根据设备厂家的要求选择正确等级。3、成沟特性:用于高速轴承的润滑脂,应选择具有良好成沟特性的润滑脂,这类润滑脂在使用中不易造成阻滞作用,减少摩擦和发热。4、滴点:润滑脂的滴点应尽可能的高过使用中遇到的较高温度。5、稠化剂的种类:不同的稠化剂,会影响润滑脂的滴点、分油特性。应选择滴点高、分油特性好(静态分油和动态分油)的润滑脂。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这几个特性,还有选择高速轴承润滑脂相关的一些参数。1、轴承的速度因子:轴承的速度因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润滑脂的NLGI稠度等级,还有润滑脂的基础油粘度等级。轴承的速度因子有两种算法,一种是轴承的DN值,另一种是NDm值。其中:轴承的DN值=轴的转速×轴承内径轴承的NDm值=轴的转速×(轴承内径+轴承外径)/2注:转速单位是rpm,轴承内径和外径都是按照直径算,单位是mm。轴承厂家在设计轴承时,会根据轴承速度和尺寸算出适用的润滑脂稠度和基础油的粘度,而对于用户来说,一般情况下,按照厂家的建议选用润滑脂就可以了。2、润滑脂的基础油粘度:润滑脂就是稠化后的润滑油,油的粘度是润滑油重要的指标。通用润滑脂的基础油粘度常见的是ISO220cSt(运动粘度),这样的粘度对于中等负荷和中等转速的轴承来说没问题,但是轴承的转速越高,油的粘度需要降低,否则对轴承的运转会造成阻滞、引起摩擦增大,轴承因此发热。计算轴承所需的粘度,是根据轴承的速度因子,再结合轴承运转中的温度,从润滑油的粘度-温度曲线中找到对应的粘度值。例如,某轴承的NDm值为293125,需要的粘度为7cSt,轴承的运转温度为65℃,在粘度-温度曲线上,65℃时粘度为7cSt的油,在40℃时是ISO22~32cSt(油的粘度为95)。注意,工业润滑油的粘度统一是在40℃时测试的。所以,选用时考虑设备的运转温度,需要适当换算一下。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我们使用通用润滑脂(基础油粘度220),那么粘度相当于实际所需要的10倍。粘度如果大得太多,会造成轴承发热,增加能耗,另外还会使润滑脂使用寿命缩短。3、润滑脂的成沟特性:对于高速轴承来说,成沟特性是一项重要指标。成沟特性可以反映润滑脂在高速运转下的润滑请况。成沟特性体现的是润滑脂在高速运转下的流动性和稠度保持性,以及在高速运转下产生的扭矩。检测润滑脂的成沟特性,采用美国联邦检测标准791C-3456.2条方法(Method3456.2ofFederalTestMethodStandard791C)。在这个检测中,把润滑脂涂在一个特定容器上,表面抹平,使用一条钢片压入润滑脂,压出一道沟,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实验10秒。然后检查润滑脂是否流回沟内。如果润滑脂流回沟内,那么润滑脂的成沟特性不好(non-channeling)。如果没有润滑脂流回沟内,那么润滑脂的成沟特性合格(channeling)。成沟特性好的润滑脂在使用中更容易被挤开,挤开后又能保持稳定的稠度,对于高速轴承来说,这一点很重要。成沟特性好的润滑脂可以减少高速运转中的扭矩,降低摩擦,减少运转中的发热量。成沟特性差的润滑脂容易流回运转部位,对滚子形成阻滞和摩擦。4、稠化剂类型:润滑脂是以稠化剂命名的,所以润滑脂的类别就可以反映稠化剂的类别,例如锂基脂使用的稠化剂就是锂基稠化剂,粘土脂使用粘土作为稠化剂。润滑脂就是稠化后的润滑油,稠化剂的作用就像海绵,把润滑油保持在稠化剂的纤维网络里。稠化剂的类型不同,纤维结构也不同,会影响润滑脂多方面的性能,包括上面提到的成沟特性、分油情况、滴点、稠度的稳定性(剪切稳定性)。某些稠化剂的纤维较长,有些较短。稠化剂的纤维如果较短,那么润滑脂的外观看起来较为光滑细腻,锂基脂、钙基脂、聚脲脂、复合锂基脂、复合磺酸钙脂的稠化剂都属于短纤维,这些润滑脂的成沟特性通常较好,泵送较为容易,高速运转中造成的摩擦也相对较小。钠基脂、铝基脂、钡基脂的稠化剂纤维较长,这些润滑脂的成沟特性较差。纤维较长还有一个缺点——剪切稳定性差。在机械运转中,润滑脂经受不断的碾压剪切,长纤维更容易被剪断,剪断后润滑脂的稠度变稀。在高速运转中,机械剪切率更高,因此更要关注润滑脂的剪切稳定性。如果稠化剂的纤维较长,它们不但更容易被剪切,而且被剪断的部分还会聚集到轴承滚子的运动部位,加剧阻值和摩擦,进一步造成温度升高、加剧剪切效应。5、NLGI稠度等级:轴承的速度因子、运行温度、负载等情况共同影响所需的NLGI稠度,设备制造商会给出推荐值,用户要按照推荐值再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NLGI稠度等级。润滑脂的稠度也叫做锥入度、针入度,表征的是润滑脂的软硬程度,NLGI把稠度分为了9个等级,从000到6号稠度逐渐递增,硬度逐渐增加。数字越大,说明稠度越大,表示润滑脂越硬、反之就越稀。6、轴承类别:滚动轴承也分为多种,滚子可以是圆珠,也可以是圆柱、圆锥形、纺锤形等。滚子的形状不同,影响基础油的粘度要求、NLGI稠度、换脂周期。其中的原因在于不同形状的滚子,和润滑脂的接触面积不同。接触面积较大的滚子,更容易把基础油从稠化剂里挤干,标准的滚珠轴承接触面积较小。接触面积大的轴承一般承受的负荷也大于滚珠轴承,这类轴承更容易造成基础油流失,要求润滑脂具有良好的分油特性。7、润滑脂滴点:润滑脂的滴点必须高于较高使用温度,尤其对于高温下使用的润滑脂,高滴点是一个必要条件。滴点不等于润滑脂的较高使用温度,润滑脂允许的使用温度一般比滴点要低30℃~50℃。润滑脂滴点的测定标准是ASTMD2265(旧的标准是ASTMD566),在检测中,随着温度升高,润滑脂会从膏状的半固体,逐渐变成液态。测定时滴点时,润滑脂随着温度升高会逐渐变成流动液态,我们把润滑脂开始滴下滴油时的温度叫做滴点。当温度达到滴点时,稠化剂的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不能正常地吸附保持基础油。滴点虽然是润滑脂高温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是只有这一个指标,挑选高温润滑脂不能只看滴点高。滴点表征的是稠化剂的一项高温性能,但基础油是否能经受这么高的温度却不能通过滴点说明,因此挑选高温润滑脂不但要看滴点,还应该把的成分在高温下的性能都考虑在内。8、相容性:在使用润滑脂时,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润滑脂不能混用。如果改用其它润滑脂,要把旧脂尽量清理干净。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把轴承清洗干净后再添加新脂。润滑脂使用后,现场应关注轴承运行中是否发热、润滑脂是否出现流油、发干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说明润滑脂在使用中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
东莞鸿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